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课堂实录 >> 四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教例二:《文成公主进西藏》

教例二:《文成公主进西藏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2日  字体:

  

P class=MsoNormal 0cm 0pt>教例二:《文成公主进西藏》



  深入阅读课文后,老师引导学生谈阅读感受。
  生1:我认为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工具,是唐太宗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。
  生2:我不这么认为!文成公主愿意远嫁吐蕃,可能是因为她爱唐朝,爱西藏,更爱松赞干布!
  生3:我同意生1的意见,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,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,但是一词可以看出文成公主的不情愿,甚至是无奈。

 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个忠实的倾听者,只是在一旁顺水推舟地说了一句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见,但要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,然后就尽情地让学生的思想相互撞击。

  课后,班内有一女孩阅读了《资治通鉴故事》后与老师交流:《资治通鉴》里记载的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事件与我们的课文完全不同,她不仅不爱松赞干布,而且是讨厌。再者,唐朝与西藏的通亲是战争后的结果,可能是处于无奈,并不是课文中所说的,仅仅是为了民族团结。老师还是个倾听者。老师认真的倾听,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,不仅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满足感,更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。

  李政涛先生在《倾听着的教育——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》一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道:“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……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。”“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,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,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,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,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,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,必定是这样的: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,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,张开他的耳朵,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。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,根深蒂固,顺风摇摆,时常静默沉寂,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,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: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,凝结果实。”

 

 

http://www.hwz163.info/ja/yuwen/yw05/8750.asp

 

在网页下边输入题目的关键字可以搜索本课更多的资料!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inianji_512_14053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